用户故事

用户故事

高振龙:携手迪尔带动周边农业走向全程机械化
对于未来的发展,高振龙也早已做好了规划。“农业的根本在于全程机械化,我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继续扩大自己的农机服务队伍,流转更多的土地,将周边的父老乡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救出来。”

详细  


段树峰:探索新型合作社发展之路,首选迪尔品牌
“我们都信任他,因为他这个人实诚,是个干实事的人。”提到段树峰的名字,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黄花村的村民反映到,“将土地流转给段树峰,我们不用操心也不用下地干活就能拿收成,而且他给的价格比市场价还高。”这就是村民眼中的段树峰——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瑞宏种植专业合作社(瑞宏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详细  


李冬芝和李月新:洞庭湖畔的致富能手
“约翰迪尔的车就是好。”一见面,健谈的李冬芝就眉飞色舞的给我们讲述起前不久,弟弟李月新用约翰迪尔1004拖拉机创造的一项纪录。“他4天就赚了2.8万元!七月份的时候,有位长沙老板给他打电话,说那边有个开沟的活包给他。560亩地,30公分六米一条的沟,他一个人一台车只用了四天就干完了,可以说是创造了我们使用迪尔拖拉机的一个奇迹。”

详细  


张孝顺:圆梦路上有迪尔相伴
目前他拥有9台迪尔拖拉机、1台C440型迪尔联合收割机,以及其他配套农具,每年农机作业服务纯收入达到六七十万元。“是迪尔农机帮我走上了致富路,我信任迪尔、感谢迪尔,以后更新设备依然会选择迪尔”,老张真挚地说。

详细  


郑纪昌:开着迪尔拖拉机“游”中国
农机用户的共同观点就是活儿不够干,所以挣不到钱。而老郑通过采取独到的管理模式缓解了部分压力。老郑的合作社采用计件作业,社员自己都可以算出工资。例如,一位机手在2018年1-8月就已经完成旋耕、深松、播种等总计3万亩左右的作业量。每年结账的时候机手用手机就能收钱,个人收入稳定而有保障!就是在这样的经营理念下,整个合作社目前已有162名成员。

详细  


刘志国:从事农机服务业我只吃螃蟹,不吃虾米
谈起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刘志国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我跟大部分人的想法不一样,很多人看啥赚钱就干啥。我是现在干着这份事业就得把他干好,干好之后在考虑其他没人干的市场,绝对不会跟风。

详细  


陈将三兄弟:迪尔青贮机让致富路越走越宽
1988年出生的陈将,是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农机大户。虽然今年只有31岁,但投身农机作业服务已有7年多了,算得上是“老农机”了。如今拥有5台约翰迪尔进口青贮饲料收获机,以及其他农机具产品,总资产1000多万元。

详细  


刘国惠:紧抓机遇,乘势而为
2012年,年仅30岁的刘国惠紧抓当地土地流转试点的机遇,创立了阿荣旗农丰合作社。历经7年的发展,在刘国惠的领导下,目前农丰合作社已经拥有20多台约翰迪尔拖拉机,包含8台7M-2204拖拉机,2台5E-954拖拉机以及10多台3B-604和3B-554拖拉机。2018年,在当地联合耕种土地约7.2万亩。

详细  


王健:八五后新农人的十年耕耘路
“年轻有为。”这句话用在1986年出生的王健身上再适合不过。如今才30岁出头的他已经一家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带领着机手把家乡的土地都翻了一个遍,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新农人。王健的成功除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灵活的头脑,其中,也离不开约翰迪尔对他的有力支撑。

详细  


王韶山:割舍不开的土地情结
王韶山对顺祥农机合作社的未来发展有着远大而又朴实的目标:“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是进一步扩大合作社规模,未来能够成为国家级优秀农机合作社。使用更多更大的约翰迪尔农机设备,带领社员赚更多的钱。”

详细  


张雪江:三兄弟携手迪尔共奔致富路
在黑龙江讷河市学田镇丰产村有一位农机大户张雪江,颇有名气。他通过购买约翰迪尔联合收割机发家致富,短短几年时间就奋斗了过百万的农机资产,成为十里八乡的致富能手。在自己致富奔康的同时还带领家里两位兄弟一起共同致富。

详细  


武广志:我的高端大马力拖拉机梦
武广志今年35岁,是该地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从最初的国产拖拉机到如今的迪尔2104拖拉机,武广志可谓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而他的故事,也正是迪尔众多普通用户的奋斗史。

详细  


韦锦然:博弈农业
2014年,韦锦然进入了这场与农业的博弈,并逐渐探索出了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管理方式和有效的农业经营模式。

详细  


谷金国:迪尔农机助力实现跨越发展梦
下一步,谷金国计划将各个合作社的农机设备都集中起来,组成农机联合服务队,提高机器利用率和效益,带领农机合作社共同致富。“同为合作社,我们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朋友,是合作伙伴,我们互通信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详细  


冯涛:热爱农机,才能把农机服务当成事业
年仅30余岁的冯涛,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在彰武县乃至阜新市的农机圈中已经大名鼎鼎。从2008年彰武县的首台约翰迪尔904拖拉机,到2018年阜新市的首台约翰迪尔2104拖拉机以及迪尔自动驾驶导航设备,冯涛一直在引领着当地农机设备向高端化、大型化发展。

详细  


葛平:我的成就感,是迪尔给的
“迪尔产品让我全家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助我的农机事业一步步走向成功,虽然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使用迪尔产品让我具有自豪感和成就感,所以我也向周边的人推荐购买迪尔的产品。”这是张明华的心声。

详细  


李强生:约翰迪尔,是我不想戒掉的“职业病”
对于农业机械,我希望约翰迪尔能多给我们提供一些交流的平台,提供一些培训,让我们有渠道能了解到国内外更先进、更智能的机器。”李强生笑着说:“约翰迪尔有更先进的车我一定还会买的,我认可约翰迪尔,也希望约翰迪尔能把产品越做越好,毕竟设备跟上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

详细  


李富强:买农机设备我只认约翰迪尔
李富强除了运营合作社的各项事务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开着迪尔拖拉机去地里转几圈。而这个爱好也“遗传”给了他的孩子,李富强最小的8岁儿子如今也是迪尔拖拉机的铁粉。

详细     


白金海:16年与27辆迪尔拖拉机的故事
多年来,正是秉持着对产品和服务品质的极致追求,约翰迪尔获得了千千万万个像白金海这样的客户真诚的称赞,换来了公司良好的口碑和品牌价值,让一大批客户成为迪尔的忠诚客户。

详细    


董鹏:迪尔收割机达人的十年热爱
在内蒙古阿荣旗有一位约翰迪尔收割机达人,在当地的农机圈里颇有名气。从2008年开始,他陆续购买过约翰迪尔1048C100C120 R230S440众多收割机机型,可以称得上是约翰迪尔收割机专家。不仅身边的同行和亲朋好友买车咨询他,就连厂家升级产品也会征求他的意见,他就是董鹏。

详细  


张明华:一个有梦想的老农机人
“迪尔产品让我全家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助我的农机事业一步步走向成功,虽然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使用迪尔产品让我具有自豪感和成就感,所以我也向周边的人推荐购买迪尔的产品。”这是张明华的心声。

详细  


刘雪松:一个老农机人的迪尔情
作为迪尔产品的忠实用户,刘雪松说,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机具的不断整合,合作社内留下来的是真正高效、高收益、高智能化的迪尔产品,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详细  


波波温扁:傣家竹楼里的致富领路人
在使用约翰迪尔的近十年中,作为当地的农机带头人,波波温扁共带动了勐腊县50余人用上了约翰迪尔产品。

详细  


钟维君:斩不断的农机情
看到钟维君使用迪尔农机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周边的人纷纷向其咨询如何选择农机产品,他则毫不犹豫地推荐迪尔品牌。在钟维君的推荐带领下,30余台迪尔农机驶进了他所在周边农户的庭院。现在,这些农户正向钟维君学习农机作业经营的经验,借助“幸福之鹿”走向发家致富之路。

详细  


沈文政:我的事业,我的迪尔车
31岁的沈文政,是河南省尉氏县富民合作社的理事长。年轻有为、乐观积极、敢于创新、具有前瞻性思维,是他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而从他的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新一代农机作业服务创业者的信念和坚守。

详细  


阿存林:小土豆撬起大梦想
十多年前,阿存林刚30出头,他一心想带领村民致富,所以当选为阳坡村的书记。可当地资源禀赋有限,也不是旅游区,可走的致富之路十分狭窄。但不久之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阿存林竟然来了一个机会。

详细  


马建飞:80后的现代农场主
马建飞是80后,在新疆昌吉远近闻名,实际上,全国各地不少搞农机和合作社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记者来访时,正值棉花收获时节,马建飞在自己的轧花厂门口指挥入库工作,还要指挥在田里的迪尔摘棉机顺利作业,忙碌的间隙中,他不拘言笑,将自己从事农业的经历娓娓道来。

详细  


王茂林:困境中的坚守
时至今日,王茂林仍能清晰地记得自己一路走来所经历的艰辛,而他也十分感谢那些艰辛给他带来了今日的成就。约翰迪尔则在他最艰苦的日子中,给了他雪中送炭般的支持,并为他带来了今日的财富。

详细  


于洪志:80后东北小伙儿誓做最强
 2009年,第一次购入了约翰迪尔1204拖拉机。从此,于洪志就认定约翰迪尔农机,先后购入7台约翰迪尔农机设备,周围农户向他这个农机大户取经学习,他也只推荐约翰迪尔品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于洪志成为约翰迪尔的忠实用户呢?

详细 



王占川:存钱罐与约翰迪尔拖拉机——一家三代人的约翰迪尔梦
“只要开过迪尔的车,就不想再开别的车。”这个话其实不仅仅是王师傅说的,他也用这句话带动了周边的人,周边很多熟人要买车都会过来找他咨询一下,当然迪尔就成了不二之选。

详细 



靳学军:耕耘在蒙东沃土的“农机达人”
是什么原因让靳学军这位“农机狂人”十多年来从未放弃农业,甚至在建筑工程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之时,仍下定决心将重心回归农业呢?

详细 



耿群新:八五后致富能手
之所以如此年轻就小有所成,离不开耿群新吃苦耐劳的肯干精神、灵活的生意头脑以及对兄弟的仗义。而其中,也离不开约翰迪尔对他的有力支撑。

详细  



李小新:屯垦戍边的新一代农机人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尝到甜头的李小新开始笃信约翰迪尔的品质。

详细  



王成:力推现代农业的跨界新农人
三年来,王成先后带头成立了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尝试全新的土地流转种植模式,并且依托现代化的农机装备完成了上百公顷土地的代耕种。

详细  



孙小明:坚守农机战线二十年
在这24年中,孙小明从年轻走向成熟,从懵懂攀向事业高峰。而在这24年的经历中,铭刻在孙小明脑海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约翰迪尔设备带给海丰农场的巨大变化。

详细  



覃生灵:壮乡蔗海幸福鹿
作为合作社创始人之一,覃生灵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憨厚、朴实,平易近人。不敢相信,就是这样一个外表很普通的人,居然就是有着令人惊叹气魄和远见的覃生灵。

详细  



董克江:现代化农机助力垦区农业大发展
对于从小在农场长大的董克江来说,对农机一点都不陌生。他说:“从小我就是在父亲的履带拖拉机上长大的。

详细  



王有彪:十年蜕变 坦荡致富路
不善言谈、面带微笑的王友彪拥有着西北农民所特有的朴实和善良,与约翰迪尔的结缘,让他在十年的时间里,身家从三万跃升到百余万,成为了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领头羊。

详细  



姜东华:效益源于远见
明星合作社理事长姜东华是一个十足的机械迷,他对各类农业机械都有着十分的兴趣。

详细  



邢汉生:草埠湖书写农机人传奇
今天,在草埠湖畔,有一位新农人,他秉社会变革之利刃,披荆斩棘,开创出了一条国内罕见的土地流转模式,带领当地农民致富。他就是当阳市楚家湖家庭农场的掌舵人、如今刚刚四十出头的邢汉生。

详细  



李学志:耕耘在松嫩平原上的“80后”
李学志是嫩江县从事大型农业机械服务行业中为数不多的“80后”。在嫩江县土生土长的李学志对家乡的这片沃土充满了热爱之情。

详细  



刘瑞锋:金伯利合作社的现代农业梦
作为黑龙江省肇东市金伯利现代农机合作社(以下简称“金伯利合作社”)的创始人之一,刘瑞锋并无太多商者之气,而是散发着农民与生俱来的低调与朴实。

详细  



高中:北大荒的大型农机领路人
高中拥有多台大型约翰迪尔收割机、拖拉机和喷雾机等一系列约翰迪尔大型农业机械,他是引龙河农场的大型农机领路人。

详细  



张明文:戈壁上的绿洲
1977年,张明文出生在新疆塔城沙湾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由于父母的年龄逐渐增高,从15岁开始,他便开始在家里务农....

详细  



冷滨:东宁阳光合作社的领军人
冷滨作为合作社的领军人对约翰迪尔农业机械感情至深,而其依靠农机带领全村人致富的故事也是如此精彩。

详细  



冯红光:约翰迪尔W80车队勇闯青海
冯红光带领着一支身穿迷彩服、驾驶约翰迪尔W80收割机的车队前去作业。这是冯红光最为忙碌、最为自豪,也是最为幸福的时刻。

详细  



李开明:金银川上造“金山”
机耕队的李开明就是土生土长的金银川人,继承了老一辈农垦戍边者的勤劳和智慧,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约翰迪尔农机,带领大家当上了美国式的中国农民。

详细  



邓汉清:耕耘苏北三十载”
邓汉清自1998年一直也没离开约翰迪尔,与十余名合伙人开办的江苏省盐城市奔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承担着东坝头农场11000亩地的耕、种、管、灌、收等...

详细  



李忠余:我的农机进化史
李忠余说,无论是经济的好转还是荣誉的获得,自己的进步都离不开约翰迪尔的强力支持。现在,他瞄准了S660等大型先进农机...

详细  



袁福华和覃文光:壮乡蔗海的拖拉机能手
袁福华和同村人覃文光在中国产糖第一大市崇左市组建了当地规模最大的农机合作社。约翰迪尔的机器给他们打开通往富裕、通向智慧的大门。

详细  



“小九”和孙文明:兄弟俩的致富路
“小九”和孙文明兄弟俩的故事,从一贫如洗到如今拥有多台约翰迪尔拖拉机和收割机,再到拥有合作社办公室和县城中的楼房...

详细  



阿不都克然木:塔里木河畔的拓荒者
38岁的阿不都克然木•艾买提在约翰迪尔设备的帮助下,他已开垦了5000亩荒地,成了远近闻名的“琼巴依(维吾尔语‘大富翁’)”。

详细  



齐保卫:横跨三省的幸福
齐保卫盖了大房子,买了新汽车,儿女满堂,阖家欢乐。唯一不变的,是他带着约翰迪尔设备横跨三省创造幸福的脚步。

详细  



朱友军:让打包摘棉机开进万亩棉田
朱友军毅然引进约翰迪尔7760采棉机,前沿科技带来的改变犹如风暴排山倒海而来,朱友军也因此带领全家走上了一条绿白相间的幸福大道。

详细  



陈守良:“中国铁匠”的迪尔情
陈守良向我们讲述着五世祖传的铁匠手艺,讲述自己手敲锤打制作各种农具的故事,讲述着自己自2008年便开始购买和使用约翰迪尔农业机械的故事。

详细  



张世国:芦笋大王的绿色王国
如果说选择追随梦想是张世国的勇气,选择约翰迪尔则是张世国的智慧。勇气加智慧让张世国在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建立了一个以约翰迪尔为班底的“绿色...

详细  



金河现代:全程机械化打造万亩苜蓿基地
每年的5月、8月、9月底,内蒙古金河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河现代)的副总经理吕珍贵总是精神高度紧张....

详细  



安利:宝贝铁疙瘩带我走上幸福路
退伍老兵安利相中迪尔,成为约翰迪尔忠实的粉丝。“宝贝铁疙瘩”带安利走上幸福路。

详细  



黄央:广西甘蔗机械化收割的先行者
30出头的黄央,融资100多万买了1台约翰迪尔CH330甘蔗收割机,开始了她充满激情的创业,在中国糖都广西传为美谈。

详细  



王先勇:西南边陲的农机化开拓者
王先勇用农业机械改变农民的生活,引导和帮助他们科学种田,高效种田,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财富。

详细  



许少余:“金钥匙”开启金色人生
约翰迪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山姆•艾伦亲自将R40收割机的钥匙交予许少余,这把“金钥匙”也开启了许少余的金色人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