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长东:收割大王诞生记

身在东北粮仓,不甘打工者角色的史长东走上了农业的创业道路,深切体会到农民的收获之“苦”的他专注于收割作业,通过结缘约翰迪尔,他成为佳木斯地区远近闻名的收割大王。近20万的年收益并没有阻挡史长东更进一步的脚步,经过他两年的争取,2010年,顺兴农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史长东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约翰迪尔,陆续购入C100、Y210等型号收割机,形成了一个拥有19台收割机的设备群,固定员工达到18人的现代专业合作社。

史长东:收割大王诞生记

2003年之前,史长东跟着家人学驾驶、搞货运,终日奔波每月却只能赚到一千多元钱。不甘现状的他开始萌生创业的念头,用他的话说:“作为一个打工者永远赚不到钱,一定要换一种姿态生活”!经过细致考察,史长东决定因地制宜,承包水田,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当时黑龙江省耕地相对富裕,很多农家拥有的农田数量都超过了劳动力范围,史长东将这些富余的土地承包下来。第一年,他承包了155亩水田种植水稻,两口子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获得纯收入近6万元,是以往搞运输时家庭收入的两倍多。

2004年,史长东又看准了承包需求更为广泛的旱田,将土地承包量扩大至240亩。这一年,他选择的作物是大豆,240亩大豆让他成为当地的种粮大户。“换一种姿态生活”的愿望基本实现。

 

收获之“苦”

但是史长东选择的这个“姿态”并不舒服。 2003年黑龙江的农业还没有普遍实现机械化,大部分农活都得靠人力完成,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期需要的劳动力较少,史长东两口子基本可以应付,但是每到收获时节,即便招呼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都过来帮忙也只能勉强完成。

尤其到了2004年,史长东承包的土地扩大至240亩,靠自己的力量再也无法完成收割,但是如果不尽早收完,豆子在高温下就要炸开,自己一年的辛劳就会功亏一篑。那时候农场已经开始零星出现收割机,虽然都是破旧的杂牌机械,在农忙时却一机难求。史长东被迫雇佣20余人加紧收割,每人每天70余元的工资让他苦不堪言,最终240亩地的收成还不如上一年的利润多。

史长东:收割大王诞生记

但是眼光卓越的史长东依旧对旱田农业十分看好,他认为旱地种植对科学惠农的接受度较好,只要引入机械作业,降低人力成本,就能获得良好效益。收获之“苦”不仅没有击退史长东,反而让他萌生了新的创业想法。

 

一机在手 全家不愁

2005年,史长东终于下定决心购买收割机。通过对当地农业机械的摸排,史长东接触到了约翰迪尔的经销商龙华公司,他这才知道农业机械离自己并不遥远,约翰迪尔的设备完全能够满足自己的预期要求,而经销商的工作也做到了家门口。唯一的难题是,他看上的1048(现W80)收割机全部费用需要17万元,自己的积蓄离这个数字还有很大的差距。史长东集合了家里所有的财力,但还有4~5万的资金缺口。最终,在龙华公司的帮助下,史长东解决了最后的资金难题,如愿以偿地买到了第一台收割机。

提车的那天,亲戚朋友备足了鞭炮好好地热闹了一番,烟花散尽,初获机械时的难以置信和踌躇满志也悄然退去,留给史长东的是一个不眠之夜。村里人都知道史家并不富裕,看到他如此大手笔地购买收割机都为他捏一把汗,这种压力层层积压在史长东的心里,要是驾驭不了怎么办?出了故障怎么办?效益不好怎么办?自己可是欠了一屁股债,不能再出差错了。

史长东:收割大王诞生记

第二天,龙华公司为史长东派来了技术指导,帮助他完成第一次收割。对于村里的第一台约翰迪尔收割机,乡亲们也兴趣高昂,纷纷赶来观摩。在龙华的技术人员调试之后,史长东在乡亲的众目睽睽下发动了设备。瞬间,1048(现W80)收割机在史长东的田地里飞驰起来,如此速度让史长东又惊又喜。都想亲眼看看约翰迪尔设备品质如何的乡亲们纷纷跟在后面查看秸秆是否干净,最终,大家都被这个大家伙的能力折服了。

那天,史长东的240亩大豆只用了5个多小时就完成收割,约翰迪尔的美名从此在乡亲迅速传播开来,当天来找史长东租赁收割机的农民就排起了队。这一年,史家不仅节省了2万元的人工收割费,还空出大量时间,史长东在这段时间内帮助其他农户收割大豆700余亩,获利7万余元,当年就把外债全还清了。

实实在在的第一桶金让史长东心里倍感踏实,他为收割机搭了凉棚,给老婆买了金戒指,信心满满地筹划着未来。

 

“轻巧”的跨行

史长东:收割大王诞生记

史长东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尝到约翰迪尔收割机的甜头后他立刻放弃了承包种植,转而一心一意打理收割机。2006年,他又添置了一台约翰迪尔1048(现W80)收割机,成为一个农业机械专业户。

都说“隔行如隔山”,史长东的本行是汽车运输,突然面对联合收割机这么一个复杂的大家伙一时也难以掌控。史长东说:“之前对农业机械仅限于听说,虽然懂汽车,但是收割机的驾驶、保养、维修,包括前期调试都一片空白。”史长东深知自己的短处,周围没有经验可借鉴,他就天天泡在约翰迪尔的经销商华龙公司,这股执着的精神不仅让他学到了基本的知识,还让龙华公司感受到了他的诚意。

购买收割机之后,史长东依旧是华龙的常客。无论春夏秋冬只要华龙公司有活动他都会去,除了正规的培训,只要说明书上或使用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史长东都要去华龙公司弄明白,这股子钻研的精神让他在短时间内掌握了约翰迪尔收割机的驾驶、维修、保养技巧。几年后,他对佳木斯地区销售的所有约翰迪尔机型都驾驭自如。史长东终于完成了从汽车到农机的跨行蜕变,在旁人看来轻松自如的背后,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也许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千里驰援显威风

2006年,拥有两台约翰迪尔1048(现W80)收割机的史长东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收割专家,令他没想到的是,千里之外的抚远县前哨农场生产队长通过电话找到了他。电话中,赵队长请求史长东驰援前哨农场,那边的农作物面积比史长东家乡多出将近3倍,但是由于缺乏机械收割,速度大幅滞后。史长东心疼自己的宝贝疙瘩收割机路远颠簸,同时担心那里的土地不平整会损坏设备,所以并没有立即答应。眼看自己管辖的生产队庄稼要烂在地里,赵队长厉声道:“你必须来救我们一次!”,同时承诺地势不好的庄稼不让史长东的机械收割。

史长东最终接受了这一任务,带领其他三名操作手千里驰援,27小时行车400余公里赶到抚远,稍作调试就投入工作。经过三天三夜人歇车不歇的车轮大战终于将4330多亩大豆收割完毕,赵队长握着史长东的手连声感激,史长东也非常高兴当地的农户没有遭受损失,之后几年,前哨农场成为史长东收割作业的铁杆用户。

史长东:收割大王诞生记

这一年,约翰迪尔收割机的威风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史长东共收割大豆1万余亩,纯收入近20万元。

 

来自约翰迪尔的自豪

谈起约翰迪尔收割机,史长东感慨万千,他说:“我信赖约翰迪尔这么多年是有原因的,他们的产品可靠耐用,从来不糊弄人,只要保养得当,几乎没有故障”。

史长东告诉我们,起初大家都是刚开始接触农业机械,各自都认为自己买的设备好,史长东就自信满满地跟对方比赛。有一次跟对方的收割机比一千米,等史长东驾驶着约翰迪尔设备到达地头的时候,对方还在300米开外挪动;还有一次大家想探究各品牌收割机的质量,于是找来电钻钻设备的铁皮,大多数收割机的铁皮不到30秒就钻透了,但是同样的电钻钻了整整一分钟才攻克了约翰迪尔的外壳。经过这两场“战役”,史长东的朋友们都把自己手中其他品牌的收割机卖了,转而买入约翰迪尔,对于史长东来说,其中的自豪感不言而喻。

对于约翰迪尔的服务,史长东也赞不绝口。秋收的时候服务人员紧缺,但是约翰迪尔的服务人员总是随叫随到,从来不耽误客户的收割任务。2008年,史长东又添置了一台适合收割水稻的3316(现C100)型收割机,紧盯因效益突出而红火起来的水稻种植。同年,他将一台1048(现W80)转卖,近10万元的设备残值又一次带给他惊喜。

 

迈上合作社的新台阶

年均近20万的收益并没有阻挡史长东更进一步的渴望。2008年农闲时,他开始琢磨开设农机合作社的可行性。经过两年的争取,当地农机局终于批准了史长东的申请,顺兴农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史长东:收割大王诞生记

合作社的成立让史长东跨入了千万企业家的门槛。根据国家政策,农业合作社共出资1千万元,史长东这样的农民只需要承担40%,而1千万中70%是国家调剂好的配套设施和机具,30%合作社可自由支配。这样一来,史长东一下拥有260余万可用于购买农业机械,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约翰迪尔,陆陆续续购入3080(现L60)、6488(现Y210)、3316(现C100)收割机十余台。2012年又添置了Y210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形成了一个拥有19台收割机的设备群,固定员工达到18人。

对于十年来从农民到合作社法人的转变,史长东深知其中的不易,他说:“成就今天的事业,除了感激约翰迪尔的恩情,最重要的就是心怀乡亲,真诚做人,诚信做事,不能因为追求高收益就撂下老百姓的庄稼不管,相反,我每年最高兴的就是看到下雪前乡亲们的庄稼都收割完毕,我的收割机也安心入库”。

眼光卓越,吃苦耐劳,再加上这样的大义之心,收割大王史长东和他的约翰迪尔机群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购买农机和零件


请联系当地约翰迪尔授权经销商,或

  • 致电约翰迪尔中国市场部客户关怀热线:400 6576 555
  • 致信:400@JohnDee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