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领: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陈领,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所带领的合作社两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总资产 5100万元,社员269户,农机设备281台件,种植粮食作物3万余亩,花卉果树500余亩,蔬菜大棚100栋。带动了3000余农户提高粮食产量并增加收入。他是约翰迪尔的忠实用户,从筹钱购买二手约翰迪尔产品到拥有各类型约翰迪尔农机具四十一台,他只用了十年。

 

left_main盛夏时节,走进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宽敞明亮的机库映入眼帘,擦拭一新的约翰迪尔拖拉机和青贮收割机整齐地停放。郁郁葱葱的瓢葫芦爬满了藤架,合作社的走廊中一幅幅宣传画向来客展示着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和战略规划。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正在排查设备的维护保养状况,大学生村官正在就作物的长势与理事长陈领进行汇报。而在不远处的田地中,机器化播种的玉米长势喜人。


带头致富,改变“传统”

陈领曾是一位基层农机工作者,深知农民劳作的艰辛,他下定决心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我国的很多农民到现在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劳作,手刨肩挑、老牛拉车,费时费力,挣的钱又少。而国外早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生产,一两个农夫就可以靠机器化管理成千上万亩土地。因此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是我最大的愿望。”采访期间,陈领不经意间道出了这个朴实而又让人感动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他毅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和稳定的工作,从农机维修店起家,一路艰辛,一路收获,带动 4个省市,8个区县、30个乡镇、130个村庄, 3000农户增产增收。

结缘迪尔 追逐梦想

陈领是个道地的北京人,1981年在顺义农业局职工大学农机专业毕业后,就业于顺义区农机学校,后来又到顺义区农机局工作。

1986年,政府鼓励实行农业机械化生产,顺义大量引进农机进行小麦机械化生产,从此以后,他就与农机开始紧密相连。“1986年,我第一次看到约翰迪尔小麦联合收割机。当时是一台样机来我下乡的村做实验,看到一大片的小麦很快就收割完了,整车都是金灿灿的麦粒,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受到的震撼也很大。一台约翰迪尔收割机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十几个农民一天用镰刀的工作量,而且直接加工出籽粒。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几亿农民,到现在还在手工劳作,我们能不能让所有的农田都照这样收割小麦?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我是学农机的,我要用自己的努力把农民从艰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1998年,随着顺义区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陈领凭借自身具备的农机技术特长,开始下海经营农机修理。经过多方筹集资金,在李桥镇开办了最初的农机配件修理店——“赛天力农机”,一个简易的库房,码放着农机配件。万事开头难。小小的配件商店名气不大,每天少有客户光临。陈领就主动去找农机客户,上门服务为其做机具维修、保养。既当“老板”又做店员,进件送货,里里外外一把手。“那时候开农机维修店,就很少见到约翰迪尔的机器出现故障,约翰迪尔的机器特别精密、耐用,发动机外面也没有一点油污,优良的做工和可靠的质量让我非常敬佩。”

在这期间,他刻苦专研技术,成功改装玉米收获机、玉米青贮收获机、宽窄行播种机、打埂机、粮食翻晒机。他自主研制的深松施肥机获得国家五项专利。

2002年,随着生意的逐步稳定,陈领开始琢磨如何把业务范围扩大一些。此时恰逢顺义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机服务社会化逐渐发展,会驾驶收割机的他瞄上了农机田间作业服务项目。一台新收割机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资金投入太大,他就多方筹措资金收购了两台二手的收割机,“当时我买的两台二手小麦收割机是别人用了十年的约翰迪尔收割机,除去易损部件,其他部位的性能依然良好。”

left_main每年收获小麦的季节只有一个月左右,而其他11个月都只能闲置在库房。不甘止于眼前现状的陈领又开始琢磨如何让收割机在其它更长的时间中发挥作用。他发现,随着畜牧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饲料需求量日益增加。于是他开始改造青贮玉米收获机,将收割小麦的战场发展到收割玉米的战场,用改进后的旧机器进行青贮玉米收获作业,但是旧机器故障率很高,耗油量大,作业效率低。那时候没有实力购买约翰迪尔这样高品质的大机器,只能暗中憋一口气,等以后攒钱买约翰迪尔,痛痛快快的进行农机作业。后来陈领他们成立了合作社,又有了北京市为他们办理贷款贴息的支持,最终陈领决定购买约翰迪尔7250自走式青贮收割机,这台机器大大的提高了青贮玉米收获的作业效率,也提高了机手的工作热情。


一路相伴 携手共赢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这给全国农户都带来了好机会,陈领也是其中的一个。

2008年12月,他组织了8户社员成立了“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由于陈领的踏实肯干、业务能力强、大家推举陈领为理事长。这8户社员有的出资金、有的出机械、有的出土地,农机包括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集中了2000-3000亩土地,筹集的资金用于购买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合作社主要从事农机田间作业、配件供应、农机维修和粮食种植等业务。至此,兴农天力合作社就开始走上了正轨。“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有农机具65台,其中3台是约翰迪尔的拖拉机。与其他品牌拖拉机相比,约翰迪尔的拖拉机基本不出故障,有一些相对陈旧的机器一干活就出故障,坏了再修,修了还坏,最后我们戏称叫“机气”。我们合作社里最老的一台约翰迪尔654拖拉机,已经用了7年,现在还在用,基本上没什么故障,再用5年也没问题。”陈领很有信心的说。

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各类农机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不但当初陈领憋着一口气要买约翰迪尔痛痛快快大干一场的愿望实现了,而且仅2009年一年,就一口气购买了120马力和75马力的三种型号的4台约翰迪尔拖拉机。目前,合作社共拥有约翰迪尔拖拉机20台、约翰迪尔收割机10台、约翰迪尔青贮玉米收获机4台,农机具7台,每年为合作社创造收入550万元。

统一管理 规模种植

right_main2010年陈领参加了约翰迪尔组织的学习考察活动,在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陈领学到了先进的种植理念和国外大型农场的管理模式。他参观了约翰迪尔在德国的工厂,更坚定了对约翰迪尔产品的信任。回国后,在扩大经营规模方面对合作社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陈领介绍说:“我们合作社实现了统一管理、规模种植,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比如我们合作社使用约翰迪尔播种机,既实现了行距、株距均匀,还节省了每亩40元的间苗费,24米喷幅的约翰迪尔4630自走式喷雾机每小时能作业500亩,药量可以通过机载电脑调节,可以喷各种叶面肥、无公害农药等。”陈领又举例说:“拿7250自走式青贮收割机来说,每收割一亩地比我们改装的收割机节油20元。我们改装的旧机器每亩油耗34元,10小时作业50亩,而且遇到倒伏作物就不能工作,约翰迪尔7250每亩油耗只有14元,10小时可作业500亩,作物倒伏的问题也轻易解决了。可以说有了约翰迪尔自走式青贮收割机,我们的合作社就像有了一台航空母舰,每台收割机每年可以为我们合作社创造100万元的收入,极大的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跨区作业的时候,当地农户看到我们用的是约翰迪尔的产品,也很愿意让我们作业,约翰迪尔的品牌在农户中的信誉非常好。”

热诚服务 感动常在

在与约翰迪尔一路相伴前行的过程中,有一件事让陈领印象深刻,也正是这件事让陈领最终认定了约翰迪尔,成为了约翰迪尔最忠实的用户。

2010年9月25日,下午6:00,约翰迪尔7250自走式青贮收割机正在紧张的进行作业,机手突然感觉发动机声音不对,排气管也冒出了黑烟,机手赶紧停车进行检查,并与约翰迪尔公司取得了联系。约翰迪尔经销商富力众诚的维修人员在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现场,经过检查发现是缸盖出现了问题,老板和机手都很着急,合作社在玉米收获期与大批量农户签订收割合同,时间紧,任务重,耽误一天,后面的损失就很大。富力众诚通过约翰迪尔的紧急订单流程,迅速找到了配件,最后由富力众诚的徐广明董事长在半夜2点钟亲自送来了需要的配件,拿到配件的服务人员娴熟迅速地把收割机修理好,此时已经是早上6点。农机手迎着第二天的朝阳又继续投入了战斗,一点没有耽误作业。“这件事使我深受感动,约翰迪尔的产品、约翰迪尔及其经销商富力众诚的服务都令我们非常钦佩。从此,只要购买农机,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约翰迪尔。”

携手共进 开创未来

如今的陈领,已经成功走出了他梦想之路的一大步,兴农天力合作社的农机设备不仅在顺义周边进行作业,还远赴内蒙、山东、天津、安徽作业,“明年,我们还打算购买联合整地机、激光平地机和更大马力的拖拉机。以后合作社的发展要面向现代设施、精准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方向,这些都离不开约翰迪尔。”陈领自信的说:“我愿意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我觉得这同时也是我自己的收获。以前的愿望是能够实现农业机械化,解放农民的双手,让他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现在,我有了新的愿望,我希望我们耕种的每一块土地都成为一片花园;让农民能够在花园般的土地上散步;让农村观光赏景成为一种时尚。”

“有梦想的人生才有期待。”我们期待着,在美丽梦想的实现过程中,在约翰迪尔的陪伴下,陈领必将带领他的合作社在京郊大地树立起一块闪亮的新地标。

购买农机和零件


请联系当地约翰迪尔授权经销商,或

  • 致电约翰迪尔中国市场部客户关怀热线:400 6576 555
  • 致信:400@JohnDee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