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汉清:耕耘苏北三十载

江苏,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苏南商贾往来,苏北鱼米满仓,邓汉清就出生在这片繁忙的土地上。1978年从农机专业毕业之后,邓汉清进入黄海农场实习,1982年开始驾驶东坝头农场唯一的收割机,没想到这条路一走就是三十多年。如今,他与十余名合伙人开办的江苏省盐城市奔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承担着东坝头农场11000亩地的耕、种、管、灌、收等机械化作业。老邓的这辈子,没有离开土地,没有离开农机,自从1998年相逢,也一直再也没离开约翰迪尔。

见证苏北农机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业还处在机械化的萌芽时期,苏北地区也一样。邓汉清在经历了学校学习、黄海农场实习后,回到家门口的东坝头农场工作。当时虽然农活繁重,但是各个农场少有敢于尝试投资大笔资金购买农业机械的。

邓汉清运气不错,他所在的农场场长思想先进、勇于尝试,在八十年代初就迈出了机械化的第一步,成为盐城大丰地区第一个购买收割机的农场。履历丰富、技术出众的邓汉清顺理成章地成为这台宝贵的收割机的操作者,那一年是1982年——全国农业首次实行承包制,是农村经济新格局建立的历史元年。

邓汉清说:“无论在不在岗位上,这辈子都离不开土地了,退休后也会生活在这片苏北平原上。”

之后的十余年,在国家的倡导扶持之下,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农业机械制造单位,处于一线的农场成为各式机械的斗艳场。邓汉清所在的东坝头农场很快购买了第二台、第三台农机……东方红拖拉机、开封厂的收割机,不同厂家、不同用途的农机一个个到来,邓汉清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不断接受和探索着农业机械的使用和保养知识。

直到1998年,一台约翰迪尔1075收割机被引进到东坝头农场,邓汉清这才体会到,收割机竟然可以如此高效稳定。提起十多年前的往事,邓汉清依旧记忆犹新,“第一次驾驶约翰迪尔1075联合收割机,我就深深被吸引了,故障少、效率高,收割效果特别好,以前那些机械根本没办法与约翰迪尔相比。”

农场的决策者当然也认识到了约翰迪尔的优质可靠,相继引进了3518(现为C230)等多款机型,苏北平原进入了先进机械大发展的新时期。

邓汉清对东坝头农场感情深厚,由于管理得好,东坝头农场的小麦很少倒伏。5月底,水稻也开始育秧了。

忠于一个品牌的合作社

2004年,农机股份制改革席卷而来,东坝头农场也决定将机耕队转制为股份制。邓汉清和一些朋友、同事商量后决定,凑钱将农机业务整体包下。对于当时的农场职工来说,接受7万余元每股的价格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邓汉清和伙伴们凭借热爱和信心迈出了这一步,而农机驾驶经验最为丰富的邓汉清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建立一支约翰迪尔集团军。

接手东坝头农场原有的十余台各式农机后,邓汉清和伙伴们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发展。由于长久以来农耕的进步,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耕种方式不断改变,原有的农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作业,设备更新换代成为首要问题。这时候,邓汉清站出来呼吁大家选择约翰迪尔。

刚开始,投入真金白银的合伙人们有些不理解邓汉清,认为同样的用途,没必要投入更多资金来买约翰迪尔。这时,邓汉清无可比拟的农机经验所获得的尊重和信赖发挥了作用,留下来跟随他的伙伴们不久之后就尝到了约翰迪尔设备高效低耗带来的高收益——团队中的每人都能获得年收入6万元的保本,剩余的收入才用来购买新的机械。自此,大家开始拧成一股绳,共同打造这支苏北平原上的约翰迪尔集团军。

手捧大麦,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从2005年开始,邓汉清以每年1台约翰迪尔收割机、3台724拖拉机的速度更新团队中的农业机械。2013年,邓汉清等人在原来股份制团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取名“奔腾”,寓意气势磅礴,奔向未来。

对于设备选型,邓汉清的理念是,只要自己的需求约翰迪尔有对应的机型能满足,那就购买。截止2014年,奔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共拥有各式农业机械27台,其中22台为约翰迪尔产品,其对约翰迪尔的信赖可见一斑。

作为当地最大的农机合作社,奔腾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周边的农场,越来越多的农业合作社和个人从业者开始尝试约翰迪尔,逐步走上了约翰迪尔带来的不一样的农机道路。

稻麦两季,乐享人生

与其他地区不同,苏北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稻麦两季的种植习惯。5月末至6月初依次收割大麦和小麦;之后田地蓄水,立即播种水稻;经过4个月土地养分、空气雨露的滋养,水稻迎来收割季,土地稍作休整又开始播种麦子。

对于奔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来说,一年12个月就在这耕、种、管、灌、收的循环中度过,其间既有抢种抢收时分秒必争的紧张,也有农闲时设备保养的蓄力,而邓汉清作为合作社中的技术老大哥,无疑是把握其间轻重缓急的指挥家。

东坝头农场里面整齐漂亮的职工生活区

邓汉清说:“播种和收获都讲究时节,要与时间赛跑,所以,我们必须保证足够的拖拉机,配备不同的机具同时下地干活。比如小麦播种时就要在短时间内先后进行深耕、犁、耙、旋耕等工序,一片地需要6台拖拉机分工配合才能完成。”

除了东坝河农场11000亩地的任务之外,奔腾农机合作社还利用剩余力量承接周边农田的机械化作业任务。这时候,约翰迪尔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多次租赁设备的客户一般都会优先考虑拥有约翰迪尔设备的合作社。加上邓汉清团队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奔腾农机合作社在近几年积累了不少老客户,这让他们在11000亩固定任务之外还能获得150万元以上的年产值。

邓汉清对于约翰迪尔C230联合收割机好评有加,他说:“C230我们已经买了3台了,这是约翰迪尔的代表作,无论东坝河农场还是其他客户都对这款收割机特别满意。农民忙碌到头就图个实惠,收割的时候效率高、不跑粮,我们就高兴。约翰迪尔收割机在这方面谁也比不了。”

如今,邓汉清的独生女儿已经在盐城市安家立业,成为一名医生;邓汉清自己也开始憧憬退休后的日子,但是他说:“无论在不在岗位上,这辈子都离不开土地了,退休后也会生活在这片苏北平原上。”

30年,对于中国农耕的发展来说也许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对于邓汉清这个普通农机人,却是鲜活的一生。从人工耕种到牛耕,再到现在的机械化耕种;从背包收割到牵引收割,再到现在的联合收割;从人工打药到简单机械喷洒,再到现在的机械化高效喷洒,农业机械化在30年中经历了不寻常的蜕变。邓汉清不仅见证着这一过程、品味着其中的酸甜苦辣,还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与约翰迪尔共舞的曲目。虽然邓汉清只用“一帆风顺”4个字概括,但是这30年包含的真正意义,在万籁俱寂时值得细细品味。

购买农机和零件


请联系当地约翰迪尔授权经销商,或

  • 致电约翰迪尔中国市场部客户关怀热线:400 6576 555
  • 致信:400@JohnDeere.com